科技時刻都在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改變,近年來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劇上漲,全球制造業面臨著許多新的壓力,轉型升級已經成傳統制造業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電力自動化控制技術,機器人技術,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制造業的生產方式開始轉變,從人口密集型到技術密集,未來的工廠將會越來越少人。
新一代工廠的發展是時代的需求,目前制造業已經開始大量的使用機器人等先進技術來減少人力的投入,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將重振制造業。
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改變
由于債務危機與全球經濟形勢的持續惡化,發達國家的制造業將遭受戰后以來最慘重的打擊。金融危機讓人們認識到了制造業的重要性,美國為了挽救制造業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通過政策利好吸引制造業的回流,同時推進先進制造技術的的發展,為搶占新一輪制造熱潮做準備。
與此同時,作為世界制造強國的德國,也推出了工業4.0項目,計劃投入大額資金,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德國政府認為,盡管德國擁有強大的機械和裝備制造業,但中國對德國工業構成了競爭威脅,美國也在通過各種計劃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因此,制定工業4.0戰略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德國制造的未來。
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高企及制造業領域的技術提升,許多制造業公司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和以北美為主要市場的企業將從中國流出,不少跨國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將目光轉向工資低廉的東南亞。
發達國家紛紛出臺重振制造業的強力政策,同時,越南、印度等亞洲發展中國家也在致力于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全球制造業正面臨新新的變革,誰將會是下一下制造大國現在還難下定論。